[2015-07-26] 基督徒责备的尺度 (Mitigating the Christian Censure)

4:3 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 4:4 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 4:5 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的发怒,变了脸色。 4:6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 4:7 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4:8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4:9 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 4:10 耶和华说:“你作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 4:11 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 4:12 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4:13 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 4:14 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 4:15 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 大家好,有一次主日,我正准备出门,在电梯里遇见一位邻居老太太,我和她打招呼,问她是不是去教会,她不知道我是牧师,她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哦,不,他们很邪恶的…」我一时不知道如何回应她的话。好几年了,她的话一直在我的心上,成为一个待处理的事情。我想她应该是接触过基督教会,然后出了什么事情,让她产生了抵触。她的话,让我自己也在反省很久、很久,也看见到我一生中自己身为基督徒,但是却也会以基督徒的身份(不是以一般老百姓的身份,下周我会讲这方面的划分,就是我们会把我们的人生格式化为什么是属神的,什么是属人自己的空间),我反省自己有时候会以基督徒的身份,作出似乎属神,但是却不张显神荣耀的事情。我今天和大家讨论的是基督徒对于罪的责备的题目。 今天我们的读经来自创世记第四章,说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宗杀人的事件:是世界上第一对兄弟,一个杀了另一个,所以世界上的战争,人类彼此的残杀,并不是国家、宗教、民族的矛盾,真正的问题是人的罪,在人类没有国家、没有民族之分,只有两兄弟,而且都相信同一位神的时候,一个居然杀了另一个。 作哥哥的该隐和他弟弟都向上帝献祭,上帝没有看中该隐和他的献祭,却看中他弟弟亚伯和他的献祭,该隐因此而愤怒,心中种下了犯罪的根,后来两兄弟在田里说话,圣经没有说为什么,但是该隐就把他弟弟打死了。 依照圣经的描述,上帝不喜欢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自己后来的行为也证实自己为什么不蒙神喜悦。这宗命案是黑白分明的。一直让人比较难理解的是神的制裁似乎是有很大的保留。虽然该隐被放逐,离开了神,但是上帝却依然保护他,免得人们伤害他,也让他后来相当兴旺,他建了一座城,他的后裔在畜牧上,在音乐文化上,在冶金,器具的制造上都有很有成就。我感觉到神刻意地在表达一些很重要的信息。不是神善恶不分,而是他在制裁人的罪上有怜悯的成分,有尺度,有智慧,也有计划。中文圣经创世记四章八节是这么记载的:「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中文翻译的很考究,因为在英文圣经里面,这段经文被翻译为;「该隐对他兄弟亚伯说,我们到田里去吧…」这个翻译的问题是,如此,该隐就有了预谋的嫌疑…因为他先把弟弟引导到他下手的地方。因此,有英文翻译里面备注了,「在希伯来文圣经里面没有这句话」。中文圣经也没有这句话。那么,该隐非常可能是在田里(因为该隐是种地的),看见他兄弟,后来闹得不愉快,把弟弟杀死了。我这么说是为了给那些对法律,或对圣经律法比较熟悉的弟兄姊妹们一个交待;神对该隐的制裁不像是对一个蓄意谋杀犯的制裁。无论如何,这里还是有张力:就是在神的制裁中,为什么还有对一位杀人犯的保护?圣经里面的张力,总是神的伏笔,要我们看见一些重要的事情。我们看见了神的保留、他的尺度、还有他的怜悯、甚至他的公正。因为凭我们对神的信任,我们知道他是公正的。 圣经也描述我们的神(诗篇103:8):「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还有弥迦书7:18说的:「神啊,有何神象你,赦免罪孽,饶恕你产业之余民的罪过,不永远怀怒,喜爱施恩?」 在伊甸园里,当亚当夏娃犯罪跌倒后,神来作了他的宣判,在神的宣判里面,我们明显的看见神使用了后来圣经出现的标准(申19:21):「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当然,这里我们要信任神,也要理解这标准的公正,还有这个标准的保留,因为在人类历文明里,不时会出现刑罚与罪行不相称,过重,或过于残忍的刑罚的文化。申命记里面的标准是公正的。更可贵的是在这个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标准里,我们看见了「爱人如己的」教训。一个人作在另一个人身上的,是爱,或是伤害,其实就是作在自己身上的。神在伊甸园,让蛇终身吃土,因为蛇(代表魔鬼)伤害了神,神让它从天上坠落,蛇欺骗了夏娃,伤害了女人,也间接地伤害了亚当(男人)所以神让女人的后裔,伤害蛇的「头」这反应蛇伤害的是人的思想。人的犯罪让神失去他的孩子们,因为罪人不能够得到神的生命,神得到它孩子的心愿受挫,神让女人在生产上也有苦难。人类原本就是神的殿,他的家庭,他的家,人类犯罪让神失去他的家,神让人也离开他们的家园,伊甸园。希望大家举一反三的看神在伊甸园的宣判,我这里不说太多,但是神的宣判里面十足反应神用的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标准。及至我们看见神让人最终规回尘土,也就是让人死,为什么呢?因为,人犯罪,神在拯救人的过程里,也要为人死。所以既然提到神的标准,我必须交待一件事情,就是耶稣说的(马太福音5:38至41):「 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律法没有改变,但是对于基督徒,耶稣有一个新的教导,并不是废除了原先的标准,而是既然耶稣已经替我们还了眼,还了牙,偿了命,他要我们也学会怜悯。最后不相信耶稣,不让耶稣拯救他们的人,还是要面对神的审判的。 神有丰盛的怜悯,体现神拯救罪人的计划,约翰福音3:16耶稣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神给世人时间与机会,推后了他的审判;圣经说(比对后书3:9):「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神今天还是用同样的怜悯对待世人。 圣经在列王记下二章记载有一位上任没多久的先知,以利沙,有一次因为一群儿童嘲笑他是秃子,他就咒诅他们,结果有两只母熊从树林里出来,把42名童子杀死。没有解经家评论这个事件。因为相当明显的,圣经也没有评论,只是记载这个事件,而且圣经也是相当明显地让读者看到,先知的确是有神所赋予的权柄。这个故事也带出很大的张力,因为我们都是人,我们的本性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被说服,接受那些孩子们是罪有应得的。那么圣经是不是相当明显地在表达先知的咒诅过于孩子们应得的责备?或者圣经在表示,人抵挡神的罪真是那么严重,但同时也让人们理解,先知当时没有像神那样,能够有所保留,能够忍耐,为了能够给与人时间悔改;那些孩子们应该还有好几十年的人生长大,懂事,学会同情,甚至悔改啊。 同样的,在使徒行传第五章里面,由于一对基督徒夫妇,亚拿尼亚和他的太太,欺骗了使徒,也欺骗了神,他们后来暴毙在年轻的使徒面前。所有解经的书都不敢评论这件事情,都说使徒没有宣判什么,只是传达了神的宣判,然后亚拿尼亚,以及他的太太就都当场暴毙。然而,在宏观上,这种理解和圣经整体的见证是有出入的。我想,圣经没有评论年轻的使徒,其实就如同圣经没有评论刚上任的先知,以利沙一样,原则上所有的罪人犯罪都是以死作为工价,但是在伊甸园里,神对犯罪的亚当和夏娃,在神对待该隐的事情上,在神对世人的整体计划上,在耶稣临死还求上帝赦免那些伤害他的人的表现上,以及圣徒司提反在临死前也祈祷上帝饶恕那些杀他的人的故事里,我们看见的也是真理,好比我们看见十字架,一方面看见神的爱,一方面也看见神的可怕,我们看见了神的公义,也看见了他的怜悯。耶稣因为爱我们,担当了我们的罪,而神的公义,虽然让他绝不把有罪的当作无罪,神却是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实际上,如同圣经说(诗103:10):「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 回到创世记,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要在该隐的身上看见我们自己。我们一开始都不是认识神的,一开始,也不蒙神喜悦,甚至做了基督徒后,我们也是许多时候用血气,用自己的意思,带著骄傲,甚至嫉妒,在服侍神,也伤害过弟兄姊妹们。耶稣也因为我们的罪,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 今天,我让大家思考,我不是说基督徒不能够责备罪,也不是说基督徒不能主持公道,甚至替天行道,我的负担是基督徒对于爱人的题目有充分的教导,但是对于责备人(责备犯罪)的题目讨论得比较少,以至于当基督徒,教会,责备罪的时候,有时候不是那么的灵巧、未能掌握神的尺度与怜悯,有时候(当然不是所有的时候)没有让人们看见神十字架上神的公义与神的爱的平衡,却让世人看见我们的血气,我们的老我,甚至我们没有保留的愤怒与残忍。那么在我们的表现里,就真有邪恶的成分了。 我们看看作神使徒二十多年后的保罗是如何指导信徒看待责备人的题目的(歌林多后书2:5-8, 10,11):「若有叫人忧愁的,他不但叫我忧愁,也是叫你们众人有几分忧愁。我说几分,恐怕说得太重。这样的人,受了众人的责罚也就够了;倒不如赦免他,安慰他,免得他忧愁太过,甚至沉沦了。所以我劝你们,要向他显出坚定不移的爱心来。你们赦免谁,我也赦免谁。我若有所赦免的,是在基督面前为你们赦免的,免得撒但趁着机会胜过我们,因我们并非不晓得它的诡计。」 愿上帝的圣灵,继续引导我们,看见他要我们看见的真理,让我们随著时间,越来越像耶稣,越来越像我们的天父。

[2015-05-10] The First Miracle

John 2:1-12 2:1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的母亲在那里。 2:2 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 2:3 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 2:4 耶稣说:“母亲(原文作“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2:5 他母亲对用人说:“他告诉你们什么,你们就作什么。” 2:6 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口石缸摆在那里,每口可以盛两三桶水。 2:7 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直到缸口。 2:8 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 2:9 管筵席的尝了那水变的酒,并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只有舀水的用人知道。管筵席的便叫新郎来, 2:10 对他说:“人都是先摆上好酒,等客喝足了,才摆上次的;你倒把好酒留到如今!” 2:11 这是耶稣所行的头一件神迹,是在加利利的迦拿行的,显出他的荣耀来,他的门徒就信他了。 2:12 这事以后,耶稣与他的母亲、弟兄和门徒都下迦百农去,在那里住了不多几日。   2:1 On the third day there was a wedding in Cana of Galilee, and the mother of Jesus was there. 2:2 Jesus and his disciples had also been … [Read more…]

[2015-04-19] 有形质的谦卑 Humility with Substance

Matt. 马太福音 18:1-5, 10 18:1 当时,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天国里谁是最大的?” 18:2 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 18:3 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 18:4 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 18:5 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18:10 “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使者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 大家早,今天我的讲道的经文来自马太福音18章,整章经文是耶稣回应门徒问的问题:「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这篇经文我们并不是第一次讨论,但是每一次希望带出一点新的亮光,或是让我们的新再一次被神的光照耀。 门徒已经跟随耶稣有一段时间了,其实耶稣在这里已经离他受难的日子不远了,门徒已经见过耶稣行过许多的神迹,依照约翰的描述,耶稣行的如果都记载下来,那么所写的书,世界都无法容纳;门徒前不久见到耶稣在高山上改变形象,他们知道耶稣有一天要在荣耀里降临在他的国里…所以他们在思想在神的国里,他们应该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因为他们跟随耶稣那么久了,也为跟随耶稣放下了一切,付出了代价,他们的思维反应出来的是一种盼望,是一种信心,但是也搀杂着人的野心。这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它一直在引导人的思维,导致门徒不断的在思考它,然而它并不是来自神的,所以它带出的不是和谐,而是竞争,他们把这方面的思想发挥在他们自己当中。门徒开始彼此较量。所以他们来到耶稣面前问耶稣,要让耶稣给他们仲裁一下。 耶稣应该知道他们问题的答案,因为耶稣知道他的这些门徒门的未来,耶稣知道将来他们都会得到圣灵,神的生命,他们的人生会有翻天覆地、脱胎换骨的改变,他们将来会成为他的使徒,他们的名字会刻在圣城的根基上作为记念,他们会为神作伟大的事情,作大事,甚至比耶稣自己作的都大的事情,这是耶稣知道的。他在约翰福音14:12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而且,耶稣也知道他们最好几乎都会为神殉道,为了传道,失去自己的生命…他们在天国都不小… 但是,这一切是将来的事情。现在,耶稣听到门徒的问题,他不能够在他们问问题的层次上回答他们,因为那是来自人血气的要求。耶稣把他的门徒从他们的思维里带了出来。让他们看见一位儿童,耶稣真是一位有耐心,有智慧,也有风雅的老师,他用一个小孩子作为教材,让门徒把目光从自己,自己的问题,转移到他们外面的一个孩子身上,耶稣告诉门徒门这个孩子是天国里人们的模样,耶稣说,你们要回转到孩子的样式,然后特别要有孩子们的谦卑。因为如此的人,在天国里才是最大的。 我们感谢神,因为在圣经里面,神的拣选,一直都是有点反常规的,神总是拣选软弱的,幼小的,贫穷的…好像歌林多前书1:27至29所说:「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 神拣选了亚伯,没有看中他的哥哥该隐,神也一路喜次子不喜欢长子,神拣选了幼小的约瑟,拣选了牧养的孩子大卫…神的心意,一直到新约才让人们完全明白 ;原来神在乎的是来自他的新生命,人原先有的,来自人类背叛神而得到的能力,是不在神的计划里面的,是没有神的成分的,这个能力的发挥,也一直是朝著远离神、与神脱离、从神独立的方向发展的,所以神拣选软弱的,因为他们更容易看见自己在神面前真实的光景。 在神面前的真正的敬虔,需要信徒的谦卑,我们都读过路加福音18章的故事,两个人在殿里祷告,一位是德高望重的法利赛人,一位是行为不检的贪官,法利赛人祷告:「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加福音18:11,12)那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路加福音18:13)然后耶稣说那位税吏如此在神面前要算为义人了,法利赛人却不是如此。因为自卑的必升为高。 在路加福音里,耶稣下面带出的教训也是和我们今天读的马太福音一样的,是让人们回到孩子的样式。孩子的谦卑不是作出来的敬虔,孩子们的谦卑是发自内心的,他们清楚的知道他们是微小的。 真正的谦卑和看见自己的真实情况有密切关系的,真正谦卑的人,总是在神面前看见自己真实的光景。 耶稣的教训并没有停在谦卑的题目上,而是让门徒彼此服侍,甚至接待他们认为是没有地位的儿童。我们如何知道我们悔改了?神的心意是让我们行义;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原谅了我们的仇敌?神让我们爱我们的仇敌,并为他们祷告,我们如何知道我们谦卑了?不是说说,祷告祷告,头低低,而是要看我们有没有服侍我们当中我们认为最软弱的,最幼稚的,最不配的人。这是耶稣的教训。唯有人谦卑了,才会接纳、服侍的卑微的人,好像耶稣触摸长大麻风的人,作罪人的朋友,好像神来到堕落的人间,不是受我们的服侍,乃是来服侍人。 昨天晚上在周六的查经班里面彼得分享基督徒有时候会有侥幸的心态,在应该作的事情上,我们举足不前,然后我们假设神不会留意,不会在意,也没有什么后果。我回答:「大家都有这种情况,因为这是神在基督徒里面一生之久的工程,」神要让他的国都降临在人生的全方位,让他的旨意行在我们人生的整片大地上。但是,让我们都不应该用这个为藉口,继续我们的,彼得的用辞是:「taking a chance with God」在神面前持有侥幸的、投机的心态,因为神是可畏的。 耶稣说为了强调他的教导,他透露了一个灵界的秘密:我们在但以理书12章一节里面,我们读到天使长米迦勒是以色列国的守护天使。但是圣经在马太福音18:10里,耶稣透露的灵界的秘密是每一个信徒都有一位守护天使,天使们在天上常见天父的面,我们的弟兄如果受到了我们的服侍,天父一定知道,主一定知道,圣灵一定知道,因为神是全知的。那么为什么神还需要天使汇报呢,我想这是一个形式,神的全能,不覆盖他的伟大,他自己可以胜任的事情,他一向让他的创造也参与,和他同工,就如同神让我们作他的仆人一样。基督徒的守护天使常见天父的面,在这里耶稣说话的语境是;因此我们要谨慎,不可轻视我们当中最小的,因为神知道。这里是没有空间take a chance on God 的。他知道,他在意。 下面是一个见证:我三月分回温哥华看我的母亲,现在我回温哥华,其实主要就是看我的母亲了,因为我许多好朋友都死了,我的许多朋友都是年纪很大的人,他们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后来都回到了儿童的样式,所以我们在一起都是忘年之交,我年纪最大的朋友过世的时候是105岁。我有一位日本朋友,是我认识26年的好朋友,当年是我把他带到神的面前,帮助他相信耶稣的,他今年65岁了,去年我回温哥华的时候找不到他,我以为他也死了,但是今年又找到他,让我很高兴,我和他吃饭的时候他告诉我去年他修树的时候从梯子上摔了下来,(他是园丁),受了伤,所以到日本九州的别府市(一个有三千多个温泉的城市)去泡硫磺温泉,后来还真的泡好了,他兴致勃勃地把很多温泉的广告给我看。我发现他吃东西有困难,他告诉我他有一个牙冠掉了,我很心痛,因为我知道他没有能力支付牙医的费用,后来我送给他一份礼物,相信足够把牙齿看好。过了一天,我想要找一本书,我在我的房间也没有翻箱倒柜,就在一个至少有十几年没有碰过的角落里找,无意间翻到一张纸,上面写的是日文,原来是我的朋友的母亲十多年前写给我的一封信,从前我一直也没时间看,那个时候也看不懂,这回我看懂了,我朋友的母亲十多年前写信给我,表达了三个构想:第一,她感谢我用彩色复印给她印的基督教福音的资料,第二,她感谢我照顾他的儿子。第三,她说,他的儿子有我这样的朋友让她觉得很放心。在我母亲那里,我的房间储藏了四十年的资料,别说我根本不记得我朋友母亲还给我写过信,就算是我记得,要在我房间里面找到这张纸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我知道是神让我找到它的,为什么呢?我深深地感觉,在天上,有人想向我传递一个信息;我朋友的天使,把我作在我的朋友,我这位弟兄身上的事情,告诉了天父,天父很有智慧的让我找到我朋友的母亲写给我的信,一读之下,就好像是昨天才写的,上帝要我知道除了他知道,记念这事情,我朋友的母亲最后也抵达了天家,她也希望感谢我。我也感谢上帝,使用了原先那么卑微的我,服侍了他的,尊贵的孩子。 让我们也活出神要我们活出的谦卑,回到小孩子的样式,然后让我们透过服侍神家中的微小的,让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谦卑是真的,是有形质的。

第二十一界2015年全加海外中国人巡回布道会

寻梦:生之追寻 许多移民到加拿大的华人都在寻找一个“枫叶梦”,但是有人说:人生如梦,但是又有人说:有梦最美!究竟人生的意义何在?   聚会语言:普通话 讲员:庄祖鲲牧师   时间: 2015年04月11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 地点: 夏城华人基督教会 958 Barrington Street Halifax, NS B3H 2P7 查询: 胡广源弟兄 (902) 423-4878     周伟峰传道 (902) 388-3838     布道会视频链接  

[2014-08-17] 一点点的有 To Have a Little

Mark 马可福音 9: 16-25 9:16 耶稣问他们说:“你们和他们辩论的是什么?” 9:17 众人中间有一个人回答说:“夫子,我带了我的儿子到你这里来,他被哑巴鬼附着。 9:18 无论在哪里,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齿,身体枯干。我请过你的门徒把鬼赶出去,他们却是不能。” 9:19 耶稣说:“嗳!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们这里要到几时呢?我忍耐你们要到几时呢?把他带到我这里来吧!” 9:20 他们就带了他来。他一见耶稣,鬼便叫他重重地抽风,倒在地上,翻来复去,口中流沫。 9:21 耶稣问他父亲说:“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说:“从小的时候。 9:22 鬼屡次把他扔在火里、水里要灭他。你若能作什么,求你怜悯我们,帮助我们。” 9:23 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9:24 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有古卷作“立时流泪地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 9:25 耶稣看见众人都跑上来,就斥责那污鬼,说:“你这聋哑的鬼,我吩咐你从他里头出来,再不要进去!”  罗马书 8:28 我们晓得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 神的人得益处,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   前天我们教会一位弟兄回到哈法,在周五团契分享了他这几年的工作。三年前他回到中国创业,现在有了26家分公司(当然有一定家庭支持),上亿资产,但是他分享时也说他经常一个人陷入沉思。我看他心情凝重,昨天约他出来吃早饭,希望给他鼓励,和一些辅导,讨论的内容我不透露,但是他留下眼泪表示一直没有回到教会,感觉迷失分了方向。 虽然希伯来书6章1节教导我们应当离开道理(既使我们信仰)的初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不必再立根基,就如那懊悔死行、信靠神、等教训,我让他记得他是如何相信神的,因为在相信神的时候,我们都如同从零到有。既使我们一开始在神的面前都如同婴儿一般,我们的有,就是这个从零到有,从没有神的生命,到有了神的生命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跨越。我们刚相信神的时候的那种感动,那种兴奋,那种盼望,那种信心和热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好像物理学里面说的速度,更是一种加速度,是一种力量。圣经在新约里面有许多的书信,是当时资深的信徒写给信徒和教会的,圣经最后的一本书也是一封信,是主耶稣写给当时七个教会的。耶稣告诉约翰说:「你要写信给这个教会…你要写信给那个教会,告诉他们我说:…」耶稣的第一封信里面说的就是要一个教会回想她是如何开始的,从那里发生了变化,如何失去了一开始的那颗爱心。 所以我给这位弟兄的建议也是回想他相信神的开始。回到神的面前,天天寻求他的面,每天读一段圣经,经常思想神的话,记得自己从神那里得到的新的、得救的身份,让自己的行为与悔改的心相称。当然也要回到教会,因为他三年没有参加聚会,我把我上次的讲道部分内容和他分享:教会就是基督的身体,如果基督是唯一能够引导一个人到神那里的道道路,今天基督透过教会在人世间,教会就是那条引导人到神那里的道路,是人们具体操练学习、服事、成长的地方。 我的建议都是简单的,不是给一个资深的信徒,而是给一个初信的人的,我们回顾相信神的初端。我们那时都有的,那一点点的有,在我们相信神以后也必须继续有,既使是一点点的有。信徒出现问题,经常不是极大的缺乏,而是连一点点的有都没有了。 有一次耶稣的门徒们带一位父亲和他的孩子见耶稣,让耶稣帮助他的孩子,因为他的孩子被鬼附,(马可福音9:23,24)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流泪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耶稣就帮助了他,如果我们也能够在关键时刻,带著我们有限,小小的信心,来到神的面前,我们没有因为没有信心,而不来到神的面前。如果我们不来到神的面前,我们就没有信心了。我们信心虽小,近乎绝望般的小,像这位父亲一样,他的眼泪,他的呼喊,显示他真的对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感觉很绝望,但是他说他信,他也来到神面前,他的一点点的信心,一点点的行动就得到了神的悦纳。 耶稣说(马太福音17:20):「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并且你们没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原来我们不需要有移山的信心才能移山,我们如果有像一粒芥菜种一般大小信心,就可以移山。圣经描述这个芥菜种是比地上百种都小的种籽,所以是很小的种籽,耶稣所描述的信心自然就是一点点的信心,耶稣所顾虑的自然是当时,许多时候,人们其实是一点点信心都没有,一点点行为都没有,一点点牺牲都没有,一点点十字架都没有。 也许这是人们普遍的习惯,在重大的挑战面前,人们也许选择根本不尝试,在过于简单的任务面前,人们也许不屑接受这些任务,在不称心的任务前,人们回避,在不方便的时刻,人们选择拒绝,人们或许在意识中,在心境里设置了许多逐渐成定型的界限;神要帮助我们跨越他们,所以许多时候,我们的一点点,其实都是重大的跨越,都是从神所评估的,是我们从无到有的跨越。 依然是幼童牧羊的的大卫在歌力亚巨人面前,接受挑战,他用他微不足道的弹弓,和石子;他用他一点点的有,战胜了巨人。他没像其他真正当兵作战士的军人们一样因为前面的挑战过大而不知所措。 司提反没有轻视人们交给他的作食堂服务员的任务,他回天家的时候,连主耶稣都站起来迎接他。 上帝给予我们相当敏锐的触觉,和感觉,我们对于许多事情「一点点的有」,以及一点点的有的感觉并不是陌生的。好像我们如果感冒了,一开始那种一点点的不适,那种我要病了的那种感觉我们都有过。我们病好了,一开始那小小的康复的感觉,我们也有过。顺便提示专家们说喝酒,也其实只有第一口有那种一点点微妙的感觉,所以不要喝多了,没用了。 我们记得圣经说万事互相效力,让爱神的人得益处。我们要先相信耶稣,万事才会开始都互相效力,让我们得益处。我们如果相信耶稣,也准备好心志,跟随耶稣,那么万事肯定是互相效力为我们得到好处的。再没有意外会发生在我们的人生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神设计,为了我们的好处而发生的:神所给我们的的机会、资源,我们经历的考验,面对的挑战,都是神的恩典,为了要造就我们,让我们能够累积永恒的财富。 上帝对我们的要求其实在我们的经历里面,也经常是有那关键的一点点,我们在神的光照下,或许也能够看见神经常在我们生命里面帮助我们作到这个从零到有的一点点。这些一点点其实也经常是有跨越意义的一点点。 所以神要人们从零开始,开始需要有信心,信心是相信看不见的,信心不是仅仅是看见了、不得不同意。成熟的基督徒,也依然需要「继续的有」也依然需要有一点点,不要让我们的经历逐渐变成我们的关注,让我们不再相信上帝依然可以从无生有,我们依然要经常使用我们一开始的从零到有的那种信心。 我们如果遇见试探,务必抵挡魔鬼,他就必逃跑,这是圣经的应许,这种持续,也许只是一点点的有,持续的抵御,持续的有,就是神对我们的要求。 歌林多后书13:5说:「你们总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没有,也要自己试验。岂不知你们若不是可弃绝的,就有耶稣基督在你们心里吗?」这里圣经的给我们的底线是如果我们不是可弃绝的,我们就是得救、有基督在我们的心里,有信心的。这个底线没有贬意,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是一个正常的参照点。 但是有时候要造就我们的一点点有并不容易: 神让我们有一点点牺牲,就不能够让人太富足,因为太富足了,人们就只给神自己多余的,再多,也是来自剩余;神让我们用一点点信心,就不能够让我们前面的挑战太容易,因为人们总是有走最容易的路的倾向。神要我们使用他的爱,就不能让我们遇见的都是可爱的人们,也不能让我们相处的人都是可爱的,因为人们有选择,就会选择和对自己好的人在一起。神要我们使用他的毅力,就不能让我们生活在五旬节的浪漫与激情里面,信徒在平凡的事奉里面体现的,是持续,是力量,是有神在乎的有。 一切的考验:困难、有限、平凡、甚至魔鬼都可能让我们失去我们的信心,我们的行为,让我们一点点都没有:困难可以导致人们放弃,有限可以导致人们放弃,平凡也可以导致人们…放弃(出于厌恶),但是对于爱神的人们,困难带出的是有了信心的必要(从而有信心)、有限带出的是终于可以进入牺牲的境界(有了牺牲),平凡(好比小小的哈法、一个规模不大的华人基督教会里面的生活与服事)带出人们的忍耐与毅力的持续的有(有力量)。 我们爱神吗?我们是不是来到神的面前追求的不是他,而更是我们有一种感觉,我们是不是只在情绪高昂的时候才在事奉的行列中,环境显得平凡了,枯燥了,没有感觉了,或者有困难了,有挑战了,超过了我所能、所有、所愿意的范畴了,我们就不在事奉的行列里了、甚至都放弃了?这种倾向其实大家都有,但是万事互相效力,让我们都继续有那关键的一点点,往往成败,生死,丰盛与贫乏,中间的界限是一线之隔,有一点点,就有了跨越的突破,没有那一点点就真的一点都没有了。

[2014-06-07] 第20界2014年全加海外华人巡回布道会 – 杨鹤臯牧师

耶稣赐永生和平安 (视频)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 但你们可以放心, 我已经胜了世界。 (约翰福音 16:33) 语言:普通话 讲员:杨鹤臯牧师 中国上海人, 祖籍广东汕头。 自幼由父母带领信主。 在中国教会及信徒遭受艰难的时代蒙神恩典保守并成长。 二十五年前移民加拿大, 职业是机械工程师。 蒙主呼召后, 就读于多伦多天道神学院, 毕业后任职麦城华人浸信会国语堂牧师直到如今。 右键点击下载视频 (720p)

馬太福音 查经视频

空中主日學~馬太福音 出品人: GoodTV 講員:康來昌牧師 康来昌是中华基督教长老会信友堂牧师,1948年父母来台,1949年出生在台湾,在台北和平基督长老教会过了快乐的童年。毕业于师大附中与文化大学,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美国范德堡(Vanderbilt)大学基督教伦理学博士。1990-1996年在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当任教务主任。从1996年起就在台北信友堂牧会。   《馬太福音》(希腊语:ΚΑΤΑ ΜΑΤΘΑΙΟΝ),是《新約聖經》第一部份《四福音書》的第一卷書,全書共有28章,1168節。教會傳統一般認為,马太福音的作者是耶穌十二使徒之一的馬太。 这卷福音书主要记载了耶稣的生平与职事,其中包括耶稣的家谱、耶稣神奇的出生、童年、受浸与受试探、讲道、被釘十字架、复活以复活的耶稣最後向使徒颁布大使命。因為《馬太福音》与《馬可福音》及《路加福音》內容相近,而与《約翰福音》有显著区别,所以这前三本福音書被歸納作「对观福音」(可以互相對照閱讀的福音書)。 在《四福音书》中,《马太福音》是最接近猶太基督教传统的,作者显然是一位犹太人。根据思高圣经,《马太福音》是以亚兰文写成,但原文现已失传。多数学者认为这卷福音,如同《新约圣经》其他各卷一样,都是以通用希腊语写成,也有专家认为它最初是以亚兰文写成。

馬可福音 查经视频

空中聖經學院~馬可福音 出品人: GoodTV 主講人: 葉雅蓮 老師 葉雅蓮博士於2005年在美國三一神學院完成新約神學博士學位。2005年受邀囘台,一直以助理教授,在中華福音神學院執教新約所有課程至今。   馬可福音是四卷福音書中最短的一卷書,直到如今大部分的學者都贊成,馬可事實上可能是­最早形成的福音書,馬可福音它雖然是四卷福音書裡面,最短的一卷,但卻寫得非常地生動­,因為在平行的事件當中,常常馬可的敘述,是最長 最豐富的。    

第二十界2014年全加海外中国人巡回布道会

耶稣赐永生和平安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 在世上你们有苦难, 但你们可以放心, 我已经胜了世界。 (约翰福音 16:33)   语言:普通话 讲员:杨鹤臯牧师 中国上海人, 祖籍广东汕头。 自幼由父母带领信主。 在中国教会及信徒遭受艰难的时代蒙神恩典保守并成长。 二十五年前移民加拿大, 职业是机械工程师。 蒙主呼召后, 就读于多伦多天道神学院, 毕业后任职麦城华人浸信会国语堂牧师直到如今。   时间: 2014年6月7日(星期六)晚上7时30分 地点: 夏城华人基督教会 958 Barrington Street Halifax, NS B3H 2P7 查询: 胡广源弟兄 (902) 423-4878 周伟峰传道 (902) 388-3838   第二十界2014年全加海外中国人巡回布道会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