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t 马太福音 16:20-25
16:20 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
16:21 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
16:22 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
16:23 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 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16:24 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16:25 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 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
大家好!我写讲道稿的时候,回想自己的人生,既使小学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唱…不知道大家知道否…「母亲 月亮一样,照耀我家门窗,」…最后是… 「母亲啊,我爱你,我爱你真伟大…」我自己第一次告诉我妈妈我爱她是我44岁的时候,我妈妈开始对我说她爱我的时候是也是我四十岁以后的事情,这也许是我们当中许多人的 验,中国人的传统是喜怒不形于色,爱就更不在话下了,但是我认为,这也造就了一种人们听其言,不如观其行,实事求是的心态,(世界上不是所有文明civilization、所有文化都如此的)我妈妈爱我、我爱我的妈妈,既使有那么多年,都没用口表达,那么多年却透过行为表达、证实、也被感受到。这和圣 说的一致,虽然在圣 里,上帝一直也用话语表示他对我们的爱,圣教导我们,爱需要透过行为体现出来,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耶稣道成肉身,就是上帝自己成为一个人,透过他的人生、他的人性,他的汗水,血与泪,具体地体现他的爱。
this is God ‘s highest mode of
manifestation not a lower form of…
我们读到,约翰福音3:16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For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ly Son, so that everyone who believes in him may not perish but may have eternal life.
罗马书5:8说:「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But God proves his love for us in that while we still were sinners Christ died for us. 在 文里,我们不但看到了上帝的爱透过耶稣体现,透过上帝把他的儿子赐给我们而体现,我们看到上帝爱我们,耶稣也爱我们,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神的爱,在需要的时候,发挥到最高境界的模样,他居然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罗马书5:7,8说:「5:7 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5:8 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 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5:7 Indeed, rarely will anyone die for a righteous person– though perhaps for a good person someone might actually dare to die. 5:8 But God proves his love for us in that while we still were sinners Christ died for us.
我们今天的读 取自马太福音6:20至25,耶稣刚刚承认他就是基督,就是救世主,然后他告诉门徒他将要被人杀害,然后复活… 门徒刚刚处于终于跟对人的兴奋,突然发现耶稣并不会称王,却要被人杀死…他们在这个点上就听不下去了,他们没有留意耶稣说他还要复活的情况,他们对于复活没有概念,根本没听进去;圣 也证实这个理解,因为耶稣后来复活后来到他们当中,他们一开始都不相信站在他们面前的耶稣是「人」,耶稣还得解释他不是鬼魂,并且要求他们摸他的身体,然后还要在他们面前吃东西,证明他真复活了。
当耶稣说,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彼得对耶稣说,还拉着耶稣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然后,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 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看到了这个相当形象的一幕了没有,彼得从耶稣的后面拉住他…不让耶稣前行,所以耶稣转过身来责备彼得…耶稣好 生气了,他是不是在说彼得是撒旦、还是彼得当时代表撒旦,要不是、彼得成了撒旦的代言?具体的答案我不知道,但是肯定的是,耶稣的反应之快,之严厉,之直接,显示,耶稣已 有多次听到撒旦的诱惑,耶稣熟悉,可以说被「致敏」 sensitize了,圣 的确告诉我们耶稣三次被魔鬼试探,魔鬼试探耶稣的方式都是让耶稣要照顾好自己…;耶稣饿了,魔鬼诱惑耶稣把石头变成食物;耶稣没有枕头的地方,魔鬼诱惑耶稣去拜他,他就把世上荣华富贵都给他;耶稣心中迫切地想要成就他的使命,魔鬼诱惑耶稣从圣殿的最高处跳下来然后让天使接住他,如此,让大家都立刻对他俯首称臣了,他不就立刻成为君王了嘛。也许因为这个惯性,有人认为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受到的是魔鬼最后的试探,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圣 告诉我们,耶稣胜过魔鬼的三个试探后,魔鬼只是「暂时」离开了耶稣。
那么,我的理解是有迹可循的 is an informed speculation 就是耶稣或许并不是针对彼得,耶稣针对的是魔鬼,耶稣听到的不是彼得的声音,而是魔鬼的声音,藉着彼得说话的时候,同时,说了同样的话,好 有时候,我们喉咙痒,想咳嗽,我们会等大家说话,要不唱诗的时候咳出来…你知道我的意思…耶稣还是听到了撒旦的声音,但是,肯定把可怜的彼得吓到了。
我上次讲道分享过,上帝不是虐待狂,希望看到我们受苦,至少要等待我们暂时受苦,他才来成全我们,赐力 给我们,要不,营救我们…记得吗?这是彼得前书5:10说得,我分享,上帝在我们受苦(首先要说,彼得也强调不是因为我们作恶而受苦哦,却是因为我们为上帝,为义而受苦),上帝在我们受苦的时候暂时的等候,不是为了等候而等候… 也许,和等候也没有关系,上帝让我们暂时受苦,因为苦难是生命成长的土壤,大家还记得吗?一粒麦子要落在土里,死去,才能结出许多许多麦子。生命需要出现在世界上,发展于人生里,并在磨练中逐渐成熟。这不仅是人们的哲理,这是上帝的真理。
有其他的办法吗?让种子不死去而结出更多籽粒,让人坐享其成而成为伟人?让爱,不透过行为而被人感受到?
苦难的确是让生命得以孕育、成长、结出果实的土壤,但是上帝不是虐待狂,也没有自虐的成分,一定要透过牺牲,要他舍去他的独生子,要耶稣舍去自己的生命,来体现他的爱。好 画家梵高,据说曾 把自己的一只耳朵切下来给一位他喜欢的女士,为了证明他的感情。上帝不是如此,上帝用牺牲来体现他的爱,因为,因为这是唯一拯救人的办法,因为他爱世人,他爱我们,不能够失去我们,上帝牺牲因为有这个需要。然而,也因为有这个需要,耶稣能够把上帝的爱体现到最高的境界,这也是我推测亚当吃禁果的最显著的原因(也有其他的可能,但是最显著的),也许仅仅在亚当的感情里,并不在他的理解里,就是亚当要和他妻子在一起,既使这代表他要失去一切…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亚当发现他深爱他的妻子,然后他终于知道要给他妻子取名为什么,亚当叫他的妻子「夏娃」,就是生命的意思,夏娃就是他的生命;只有这个理解能够和圣 表示的,基督爱教会(他的妻子)为教会舍己,配套。
…中国的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也…」 Life, I desire; righteousness, I, too; when having both is not possible, I sacrifice life and choose righteousness. 可能保罗知道在他时代的300多年前,中国有一位孟子,保罗说(罗马书5:7,8):「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神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
耶稣不是为义人而死,他在我们还是罪人的时候,就为我们死。
大家活的久了(不是活的不耐烦了哦),不知道有没有慢慢感觉到,要完成什么任务,要成就什么,好比大学毕业,要不完成一个作业,赢得人们的爱戴,得到你追求的爱…好 ,不豁出去,不附上一切作为代价,不作出牺牲,就不能作好…既使我们理解,我们问,为什么 次都如此?冥冥之中,难道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规则?有时候,我们会遇见一样的情况,未必是试探,但一定是考验,当我们发现我们体现我们的爱的时候,唯有作出牺牲,忘了自己,全然的成全他人,是最佳,要不,是唯一的办法,别无他法…与其问为什么?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我们看到上帝,看到我们的人生他在掌权,看到他是我们的大牧人,他在牧养我们,在引导我们…那么,不是意外,不是无谓的锻练,而是他带领我们来到他要我们出现的地方,他要我们发挥我们的爱,不是我们的施舍,所以我们的资源、时间、体力、甚至健康都有限… 所以别无他法,牺牲成为唯一体现爱的方式。那么,我们感谢上帝,要不是他,要不是他的安排,他的允许,他的带领,带领我们来到这里,在这里,我们暂时不能再关注自己、再注意照顾好自己,因为我们无论如何都要照顾好我们所爱的神,照顾好我们所爱的人…如果没到这里,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何为爱,不知道我们是不是真的在爱。
我的父母带我们家三兄弟来到加拿大,作出了很多牺牲,里面,有他们自己的计划与追求,但是我知道,里面有他们的爱,也有上帝的爱。